当前位置:首页 >> 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

中国传统的采暖设备——炕

黑龙江呼兰等地冬日御寒,也有“穴墙为洞,甄(燃)以木桦、煤块”的火墙。这种火墙热力大、散热广,即使不烧炕室内也温暖如春。 华北地

adminadmin

黑龙江呼兰等地冬日御寒,也有“穴墙为洞,甄(燃)以木桦、煤块”的火墙。这种火墙热力大、散热广,即使不烧炕室内也温暖如春。

华北地区冬季燃煤烧炕,已成为传统习俗。古都北京历来“睡煤炕者多”,“寝者不以床以炕”,每年旧历十月初一就添设煤火“熏炕”。金代文学家赵秉文《夜卧暖炕》诗,有 “地炉规玲珑,火穴通深幽。

长舒两脚睡,暖律初回邹”的诗句,描述的就是金代中都(北京)一些官宦人家燃用煤火炕取暖的情景。山西燃煤烧炕也极为普遍,尤其在高寒山区。例如,保德、静乐等地,家家“食必炭火,寝必热炕”,甚至出现“家居冬夏皆不断火炕”的情况。

襄汾县城关镇的丁村,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比较完整的民居建筑群,其厢房均为三间二室阁楼式建筑,室内依山墙筑火炕,靠后墙作灶台与火炕相连,火烟通过烟道巡贯全炕,再自墙角竖式烟囱冒出,火炕下根还开有“娃窑”、“便盆窑”……这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民居建筑内煤火炕的设置,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为土炕供热的土灶台

“西北人多卧暖炕,每以煤炭煨烧”,这是清人校辑的南宋法医学家宋慈《洗冤录详义》一书中记述的。陕西烧炕多用“煨炭”,它无烟无臭,发火点低,易燃耐烧,深为人们所喜爱。

甘肃平凉、庆阳、泾川一带乡间民村,和陕北地区一样,多“傍山凿穴居之,名日窑洞”,每窑“盘一土炕,千百家同一构造”,富有之家则以“砌石饰造,借助雅观”,冬天多烧煤烘炕。

新疆轮台冬季奇寒,洗脸盆水随洗随冰,俗谚说“磨刀冰作石,暖客火为衣”,形容当地居民普遍燃煤烧炕御寒。宁夏冬季家室炕中常日夜生火取暖j用饭时即除履登炕,家人就炕上小几围坐共食,其乐融融!

《中卫县志》

《中卫县志》里,有一首竹枝词这样写道:“冬春附郭望难穿,可怪边城雾障天。晓起沼阶飞黑雪,家家炕洞起岚烟。”描写了古代中卫县城家家烧炕,煤烟弥漫,以致一个晚上把天空飘扬下落的白雪也熏染成“黑雪”了。

此外,在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山东、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部分偏僻山区,旧时也用火炕,所用燃料有树根、米糠、牛粪、玉米芯等,烧用或兼烧煤炭的也不少。

流传至今,在许多没有现代采暖设备的北方城乡和南方一些山区,冬季仍广泛使用这种传统古朴的火炕取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