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杯2017

散文||《小河淌水》的故乡

《小河淌水》的故乡 朱发强||福建 在云南省的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东南部,隐藏着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弥渡县。这个名

adminadmin

《小河淌水》的故乡

朱发强||福建

在云南省的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东南部,隐藏着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县城——弥渡县。这个名字,初听起来便带着一丝神秘,我刚到弥渡那会很是好奇:一个如此充满诗意的地名,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原来,弥渡地区古称“勃弄川”,这里古代曾是一片浩瀚的水乡泽国,广袤的水域如同迷宫,行人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这片土地最初被称为“谜渡”。直至清朝时期,为了祈求地域的安定和避免水患,当地人将“谜渡”更名为“弥渡”,寓意着消除水患与迷失,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25载春秋。还记得初次踏上弥渡这片土地时的一些情景,那时的县城比较简陋,似乎并未有太多引人注目的景点。然而,正是这份宁静与质朴,让弥渡显得非常独特。有一处景点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被誉为“国宝”的南诏铁柱。这根铁柱矗立在县城之中,是我国唐、南诏时期唯一留存下来的古铁柱实物,见证了千年的历史沧桑,成为弥渡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提及弥渡,不得不提的是其“民歌之乡”的美誉。在这片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地上,流传着无数脍炙人口的民歌,其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那首《小河淌水》。这首歌曲由弥渡人尹宜公在《放羊调》和《月亮出来亮汪汪》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融入了现代爱情的元素,使得旋律更加动人,歌词更加深情。令我惊讶的是,小小的一个弥渡县,竟然有三首民歌进入了“云南十大民歌”之列,除了《小河淌水》,另两首分别是《弥渡山歌》和《绣荷包》,这两首民歌在全国的传唱度也很高。由此可见,弥渡被称为“民歌之乡”绝非浪得虚名!

《小河淌水》之所以如此打动人,不仅在于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更在于其背后隐藏着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春日里,一位17岁的马帮小伙在途经弥渡的密祉镇时,偶遇了一位16岁的浣纱女阿花。两人一见钟情,却因身份的悬殊和时代的束缚,无法相守。于是,小伙在离开前,将满腔的爱意化作歌声,沿着小河流淌的方向,传递给远方的阿花。这份深情厚意,化作了一首永恒的情歌,流传至今,感动了无数人。正因为它的经典与优美,《小河淌水》这首歌的音频被载入了太空,在“天宫”播放器中播放。

《小河淌水》虽然是由尹宜公填词谱曲,而且他也参与了这首歌的首次演出,但真正让《小河淌水》家喻户晓的是黄虹在1953年的深情演绎。此后,这首歌又经过很多歌唱家的演唱,更是让它传遍了全中国,比如李谷一、杜丽华、宋祖英、龚琳娜等都在不同场合演唱过。记得最深的还是因神曲《忐忑》出名的龚琳娜演唱时的情景,龚琳娜的嗓音非常具有穿透力,她时而高亢明亮,时而婉转悠扬的歌声犹如一声声呼喊,感动了在场观众,甚至唱哭了她的前夫德籍作曲家老锣,可见其功力了得。

弥渡,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无论是南诏铁柱的历史沉淀,还是《小河淌水》的浪漫情怀,都成了弥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而我,有幸到过《小河淌水》的故乡,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展开全文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朱发强,笔名:阿强,现居福建厦门,从事建筑行业。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建筑+市政)、一级造价师。业余时间喜欢写写文章,主要发表在《厦门日报》《井冈山报》等报刊上。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杨 青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清 泉

审校:严圣华 翟大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