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湿地】生态科普——藏野驴
藏野驴 藏野驴是青藏高原大型草食动物,栖息于海拔4200-5100米的高原、高寒荒漠草原和山地荒漠带。它们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生活习性包
藏野驴
藏野驴是青藏高原大型草食动物,栖息于海拔4200-5100米的高原、高寒荒漠草原和山地荒漠带。它们喜欢吃茅草、苔草和蒿类,生活习性包括集群活动,耐干旱,且有与汽车赛跑的特殊习性。藏野驴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物种起源
藏羚羊的起源提供了青藏高原地方性物种的一个有趣例子,其祖先可以向上追溯到晚中新世。在青藏高原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库羊(Qurliqnoria)是一种绝灭的牛科动物,具有直而向上的角心,一直被认为是藏羚羊的祖先。在札达盆地的早上新世地层中也发现了一件库羊的破碎角心。重要的是,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的哺乳动物已开始显示出一定的地方化水平。一些特别的牛科动物,如柴达木兽(Tsaidamotherium)、敖羚(Olonbulukia)、库羊、托苏羊(Tossunnoria),还有一种叉角鹿,几乎只分布在柴达木地区。一个藏羚羊的更新世绝灭种Pantholops hundesiensis被发现于靠近中印边境尼提山口的高海拔地区。假定库羊与藏羚羊如其角心形态所指示的那样密切相关,则藏羚羊的青藏高原起源相当可信。
栖息环境
栖息环境方面,藏野驴广泛分布在开阔地带,包括平原、高山草甸、沙漠草原、宽阔山谷以及丰富莎草的丘陵。主要分布地区中国青藏高原、新疆阿尔金山、昆仑山、乔戈里峰等地,常见于开旷的山间盆地、河谷阶地、丘陵和湖滩地。在喜马拉雅山脉高山草甸上,它们的密度最高,海拔范围为2,700-5,400米。在不同地区,海拔的变化也使得
藏野驴适应了多样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藏野驴分布于它们在6-9月结群活动,群体规模可达100头以上。繁殖季节为每年7-12月,每胎产1仔。这一特产动物极为珍贵,因此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享有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的地位。
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方面,集群生活是它们的特征,每群通常有5-8头或20-30头。夏季时,条件好且人为干扰少的地方,藏野驴群体规模可能会更大,有时可超过100头。在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湖边,甚至可见到达200多头的大群。
此外,藏野驴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也很强,能数日不饮水。在面对潜在威胁时,它们展现出高度的警觉性,通过观望和奔跑等方式保护自己。这种动物在高寒和高海拔的环境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存能力。
总体而言,藏野驴以其在特殊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活习性的独特之处,成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一种引人注目的物种。其受到保护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也关乎整个高原地区的生态平衡。
END
来源:青海蓝天生态保护应急志愿服务队(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原标题:《【守护湿地】生态科普——藏野驴》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