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口中价值8亿的夜明珠,如今下落被查明,被一位大亨低价收购
作为大清朝实权的掌控者,慈禧死后葬于北京的菩陀峪定东陵,但由于陵墓工程尚未完成,她的遗体被暂时安放于外,整整“晾”了两年之久,
作为大清朝实权的掌控者,慈禧死后葬于北京的菩陀峪定东陵,但由于陵墓工程尚未完成,她的遗体被暂时安放于外,整整“晾”了两年之久,才得以安葬。
作为清朝最具权势的女性,慈禧的葬礼无疑极尽奢华,陪葬品堆积如山,满载着数不清的金银珠宝与国之重宝。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她口中含着的那颗夜明珠,价值连城。根据相关专家估算,这颗夜明珠价值高达八亿元人民币。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慈禧虽已去世,但庞大的财富自然引来了无数贪婪之徒的觊觎,其中最著名的盗墓贼便是孙殿英。
随着慈禧陵墓被盗,夜明珠的去向变成了谜团。孙殿英曾自称将这颗宝珠赠予了宋美龄。
那么,宋美龄又如何处置这颗夜明珠?经过追查发现,它被一位富豪以极低的价格买走。至于这位神秘的大亨究竟是谁,至今仍是文物界的未解之谜。
夜明珠并非稀有物品,但慈禧所选的这颗绝非凡品,体积比普通珍珠大许多。
南海胤子在当年盗掘慈禧陵墓时所著的《盗陵案》记载道:
“慈禧第51号夜明珠,重量四两二钱七分,价值一千零八十万两银子。”
虽说清朝银两和现代货币价值难以精准对比,但依购买力换算,这颗夜明珠约值八亿人民币。
举个当时的历史背景,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约合1470万两白银。慈禧这颗夜明珠的价值几乎接近那次国耻赔款的总额。
这颗夜明珠之所以价值连城,除了是慈禧心爱的宝物外,还因为它具备神奇的特性。
史料记载,这颗夜明珠可一分为二,分开时两半均匀,透明无光,合并后却成为完美的球体,发出绿色幽光,夜晚时甚至能照亮百步之内的头发丝,极为罕见。
更特别的是,慈禧将夜明珠含于口中,据说此珠有防腐功能,能保持尸体长久不腐。
孙殿英回忆盗墓时说,当他打开慈禧棺材,发现尸体仍未腐烂,直到接触空气后才开始发黑变质。
孙殿英是民国时期一名军阀,那个乱世唯有财力才能称军阀,否则只能是无权无势的混混。他志在成为一名真正的军阀中的佼佼者,但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他的抱负。
在手下人的建议下,孙殿英决定干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盗掘清东陵,其中目标直指慈禧的陵墓。
他深知军阀林立,稍有不慎必遭报复,于是巧妙以军事演习为幌子,炸开了慈禧陵墓,掠夺了里面的珍宝。
由于缺乏完整的陪葬品清单,孙殿英在盗墓时破坏了不少无价珍宝,导致大量文物散落民间甚至流向海外,成为民族历史上的一大罪行。
孙殿英还命人拆开了慈禧的棺椁,明白真正珍贵的宝物都藏于此中。
据《孙殿英东陵盗宝记》描述,盗掘过程如下:
盗匪们先是取走了慈禧尸体周围的翡翠西瓜、玉石莲花、珊瑚树等大型珍宝,随后将压在尸下的珠宝全数搜刮,一把抬起尸体,扒下龙袍,搜刮身上所有珠宝,甚至撬开她的牙齿,取走含于口中的那颗稀世夜明珠。
通过这次盗墓,孙殿英大赚一笔,将赃物变现,暂时解决了经济困境,但此举激起了众多军阀的愤怒。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钱权时代,孙殿英虽然借军事演习掩护盗墓行为,但消息很快传开,令他成为众矢之的。
各方军阀联合要求蒋介石严惩孙殿英,面对舆论压力,蒋介石也表示将做出回应。
孙殿英见势不妙,开始“分赃”自保,将未处理的宝物分赃给当时掌权的几位大佬,蒋介石、宋子文、戴笠、孔祥熙等人无一幸免。
至于那颗夜明珠,孙殿英亲口承认将其通过代人送给了蒋夫人宋美龄:
“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
孙殿英因此逃过了蒋介石的惩罚,而夜明珠成为了宋美龄的珍藏。
宋美龄得珠后低调处理,并未大肆张扬。据传她曾将夜明珠绣在鞋面做装饰,某次宴会突遇停电,珠光闪耀,使她成为焦点。
不过这传闻真实性值得怀疑,毕竟这颗珠子体积庞大,不太可能被绣于鞋上,且佩戴时行动不便。
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连战失利,宋美龄多次赴美筹款,过程异常艰难,没有人愿意把钱投进一场未知输赢的战争赌局。
为了筹得资金,宋美龄不惜低价将夜明珠卖给了洛克菲勒家族的某位掌权巨富。
自此,夜明珠销声匿迹,成为洛克菲勒家族私人珍藏中的顶级藏品,鲜有人再见其踪影。
参考资料:《孙殿英东陵盗宝记》、《盗陵案》等。
(图网,侵删)
---
这样改写后,文章更具细节,故事也更丰满,同时基本保持了原文字数和语义。你觉得怎么样?要不要帮你润色得更口语化一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