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教授因对学生辱骂、殴打被开,并被判返还学校4万元津贴
来源 | 募格学术,整理自한국경제、红星新闻等 编辑 | 学术君 多次要求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事务,还使用讽刺、侮辱性语言,对学
来源 | 募格学术,整理自한국경제、红星新闻等
编辑 | 学术君
多次要求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无关的事务,还使用讽刺、侮辱性语言,对学生辱骂、殴打。
博导被学校开除!并且被判需返还学校4万元津贴!
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和学生交流沟通时,得注意行为和言辞。
对学生辱骂、殴打
开除!
2020年,河北某大学作出的一份开除处分的决定称,姚某某作为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要求耿某某等4名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并存在对学生讽刺、侮辱的语言以及对耿某某辱骂、殴打的行为。该校称,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及该校相关规定,给予姚某某开除处分!
据悉,2020年7月28日至2020年10月23日,姚某某多次要求耿某某等4名研究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事宜。因4名学生不服从要求,姚某某便以“不让毕业”胁迫,甚至对4名学生进行讽刺、侮辱,给4名学生造成极大的不稳定情绪甚至恐惧情绪,引起学生家长的强烈不满和谴责,给学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当年)10月23日上午,姚某某在化工学院实验室对耿某某进行辱骂、殴打,经天津市人民医院诊断,耿某某“耳外伤、软组织挫伤”。
后面,尽管姚某某拒不承认殴打、讽刺和侮辱学生的事实,但学校经过查证后还是做出了开除决定!并要求姚某某返还学校已发放的47万元“元光学者”津贴。
后姚某某不服该决定,反诉学校要求复职,经过法院审理,校方处理程序合法,事实证据充分,包括学生证言、医疗记录等,最终驳回姚某某诉求,但法院仅判决其返还2020年7月至11月期间的4万元津贴,认定此期间存在违规行为,而此前津贴因无违规证据无需返还。
在以前的教育中,不少家长会觉得老师打骂学生属于管教的正常方式,还以“严师出高徒”来美化此种行为。可以确定的是,严师在现在,也要讲究用词方式和行为方式。
因发消息太爱打问号
老师被学生投诉后被撤职
不光是国内,在国外,教师对学生沟通时用词不当,也是会被做撤职处理的。
根据韩媒报道,仁川某大学一名教授在授课过程中辱骂并点名一名学生的事实被曝光后,学校人权中心已开始展开调查。
展开全文
据悉,在仁川某大学,教授A在上课期间对一名学生大声斥责并爆粗口。他对正在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学生B喊道:“喂,你这个XX,还不关掉笔记本吗?我说让你把笔记本关掉!”
随后,A教授还说:“我压力非常大,你也有责任。虽然说出来有点抱歉,○○啊……”甚至提到了学生的真实姓名。当时大约有20多名学生正在听课。
B学生表示:“突如其来的辱骂让我至今仍心有余悸,精神上受到巨大冲击,因为当时有很多学生在场,我感到非常羞耻。”
B学生已向大学人权中心举报了A教授,人权中心正在对此进行调查。A教授承认了自己的轻率行为,并承诺将再次向学生道歉。
A教授表示:“无论出于什么理由,在课堂上爆粗口都是明显错误的行为,我已经向学生们道歉,并单独叫来受害学生向他道歉。我会再次向受害学生和所有上课学生真诚致歉。”
校方表示,将在收到人权中心调查结果后决定是否对A教授进行处分。
还有之前,在英国拉夫堡大学,诺伊·索布那克作为凝聚态物理学教授兼学生公寓管理员,因为在和学生沟通中频繁使用多个问号(如“你为什么不听??????”、“你一定要留下来吃晚饭吗????”)被投诉为“攻击性、威胁性语气”,最终被校方以“违反职业道德”为由解除职务。
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与学生求学期间的心理感受息息相关,注意沟通交流的方法方式也该被大家重视起来。
恶语伤人心,而良言利于行。
后台回复关键词:福利
学术君精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